关灯
护眼
字体:

戴震传[1]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戴先生震,字东原,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。生具异禀,十岁始能言,就傅读书,过目成诵,日数千言不肯休。授《大学章句》,至右经一章节,问塾师曰: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,而曾子述之?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,而门人记之?师应之曰:此朱文公所述。即问朱文公何时人,曰:宋朝人。孔子、曾子何时人?曰:周朝人。周朝、宋朝相去几何时矣?曰:几二千年矣。然则朱文公何以知其然?师无以应识者,知其非常人。年十五普读群经,每字必求其义,好汉许氏《说文解字》,尽得其节目。又取《尔雅》、《方言》及汉儒传注笺存于今者,参互考究,一字之义必本六书贯群经以为定诂,由是尽通前儒之说。年十七即有志闻道,谓非求之六经,孔、孟不能得;非从事于字义,制度、名物无由通其语言。宋儒讥训诂之学,轻语言文字,是犹渡江河而弃舟楫,欲登高而无阶梯也,故其言曰:经之至者,道也;所以明道者,其辞也;所以成辞者,字也。必由字以通其道,乃能得之。是则先生之学以小学为入门,故所著之书亦以小学书为最先。

    尝作《六书论》三卷,谓转注犹言互训,许君以考、老示转注之例,后人不得考、老之义,以字形左回右转释之,最为纰缪。其他或分形声当之,或分假借当之,皆不可通。观《说文》训考为老,训老为考,故《序》中论转注举之,大抵造字之始,事与形两大端而已。文字既立,则声寄于字,而字有可调之声,意寄于字,而字有可通之义,是又文字之两大端也。由是而推之于用,则数字共一用者曰转注,一字具数用者曰假借,是又用文字者两大端也。六者之次第,出于自然,其涯略见于《答江慎修书》(《六书论》今未见,今有《答江先生论小学书》一篇发明此义,江氏得其书,谓众说纷纭,此为定论,诚无以易也)。又作《尔雅文字考》十卷,复以训诂之学自《尔雅》外,惟《方言》。《说文》切于治经,曾以《方言》之字校《说文》,或以字为纲,以《方言》之字传《说文》之字,或以训为纲,以《方言》之训传《说文》之字,又或以声为主,以《方言》同声之字传《说文》,可谓同条共贯之学矣。嗣又校正《方言》十三卷,正讹、补脱、疏通、证明,一仿邢氏疏《尔雅》例,即今聚珍殿所刊之本也。

    然音韵之学较训诂之学尤精,尝以训诂必出于声音,当据声音求训诂。成《转语》二十章,以为言出于口,声音以成,而抑扬高下各不同。以喉、齿、唇、舌之音互相参伍,而声之用盖备,盖即中国字母之滥觞也(先生成此书在二十五岁时,孔氏序《戴氏遗书》则云未见,盖此书失传已久,惟自序一篇尚见文集中)。盖先生深明音韵,其论韵之文有《书玉篇声论反纽图后》诸篇,又著《声韵考》四卷,凡韵书之源流得失,皆櫽栝其间。时江慎修作《四声切韵表》,细区今韵,归之字母音等,又著《古韵标准》,嘱先生商订。先生举艰、鳏二字,以证字从偏旁得声。特江氏分古韵为十三部,嗣金坛段氏又分古韵为十七类,先生折衷其间,谓亭林作《音学五书》,于古音有草创之功,江、段之书皆因而加密,段氏分支、脂、之为三,自为卓识,然得失互见。乃作《声类表》一书,析声韵为九类,类各为卷。于今音古音无不兼综,彼此相配,四声一贯,而反切之学大明。其撰述大义,具见于与《段若膺论韵书》,小学家咸奉为圭臬云。

    继潜心典章制度,拟作《学礼篇》,取六经礼制之纠纷者,事各为类,折衷众说,萃为一编。虽所成仅十三篇(即冕服记、爵弁服记、朝服记、玄端记、深衣记、中衣裼衣襦褶之属记、冕弁服记、冠衰记、括发免记、絰带记、缫藉记、捍决记是也。后段氏刊入《戴先生文集》之中),然铨释礼制,以类相求,简约详明,远驾江氏《礼书纲目》上。弟子兴化任大椿本之,作为《释缯》数篇,盖用先生之例云(先生所著之文,又有《春秋即位改元考》数篇,亦详解古礼之文。见文集中)。先生说典制之书,复有《考工记图注》,齐召南目为奇书。

    先生治经之暇,兼留意天文、算法,先成《筹算》一卷,首列乘除,次列命分,次开平分,次列筹式,略举经籍之资,于算者推衍成帙,以备治经之用。后更名《策算》。孔氏继涵取以附《九章算术》,谓凡学《九章》者必发轫于此。又作《释天》四篇,以《尧典》璇玑玉衡、中星,《周礼》土圭、《洪范》五纪命题,而天行之大致毕举。曾以璇玑、玉衡乃古代观天之器,汉后失传,爰详其制于《释天》之末,复命工仿造,现藏曲阜孔氏家。继作《勾股割圜记》三篇(尝言精神好时,《勾股割圜记》三篇不必要注,就本文亦可了然),《释准望》一篇,《迎日推策记》一篇,咸足裨畴人之用。后合九篇为《原象》,列为《七经小经》(按据《列传》,《七经小经》应为《七经小记》)之一云(秦蕙田辑《五礼通考》,于观象授时一门,详载先生之说)。其所校之书,复有《周髀算经》、《五经算术》、《海岛算经》、《孙子算经》、《张丘建算经》、《夏侯阳算经》、《五曹算经》。尝谓《周髀算经》即古盖天之法。自汉迄明,皆主浑天,惟欧罗巴人入中国,始称别立新法。然其言地圜,即所谓地法覆,滂沱四而下也。其言南北里差,即所谓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,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,是为寒暑推移,随南北不同之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